千滚水不能喝、会致癌
隔夜菜不能吃、会致癌
酱油是烹饪杀手、会致癌
用久了的筷子、会致癌
...
你可能知道烧烤、咸鱼、酒要少食/饮用,因为它们都容易致癌,但从什么时候起,喝水、吃菜、酱油、筷子也变得会致癌了?
来来来,本期小动君带着大家一起认识身边的那些“致癌物”!
01
隔夜菜会致癌?
真相:不会。
首先,隔夜菜不一定是放了一晚上的才算是隔夜菜,只要距离首次烹饪时间超过8-10小时,就算是“隔夜菜”。
隔夜菜中较容易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进入胃中后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但是,疯狂敲黑板,一盘隔夜菜中的亚硝酸盐的「量」,远远达不到亚硝酸盐的「中毒剂量」。也就是说,偶尔吃隔夜菜,是不会致癌的。
建议:
虽然不会致癌,但隔夜菜吃不对也容易伤身,该怎么吃呢?
建议大家“宁可剩荤菜,也不剩素菜”,且务必做到完全加热。因为,隔夜蔬菜中的亚硝酸盐的量会比隔夜荤菜的多一些。
肠胃不好、消化有问题的老年人,要尽量不吃隔夜菜,减少肠胃的负担。
隔夜菜中的营养价值已不高,不能满足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尽量还是现吃现做。
虽然偶尔吃隔夜菜没啥伤害,但经常吃,就相当于在反复的摄入亚硝酸盐,对身体是真的不好。
02
隔夜茶会致癌?
真相:不会。
隔夜茶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是很少很少的,不会达到伤害身体的标准。
建议:
但是,由于茶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仅口感会变差,还有可能飘进空气中的灰尘,这样喝也是不健康的哦,别偷懒再泡一壶新茶吧。
03
千滚水会致癌?
真相:不会。
大家都将经过反复煮沸的水称为“千滚水”。和隔夜菜、隔夜茶的谣言一样,千滚水中的亚硝酸盐含量也远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1mg/L)
有研究者通过科学试验研究了「符合水质标准的自来水,在不同煮沸次数时,水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
-研究发现-
数据可见,即使是连续煮沸过5次的水,所含的亚硝酸盐的含量也离国家安全标准的≤1mg/L差得十分远。
建议:
敞口的水杯,放时间久了可是容易进灰尘的哦,最好是盖上盖子保存。
04
酱油会致癌?
真相:不会。
说酱油致癌,主要是指酱油中的焦糖色素中含有4-甲基咪唑(总之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它可能具有致癌性,注意,是“可能”。
对于“4-甲基咪唑可能致癌”的说法,其实暂时没有任何理论依据,也没有得到国际上权威机构的一致认可。并且,酱油中焦糖色素的量是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可以放心食用。
建议:
虽然不用担心酱油的致癌谣言了,但酱油的「盐值」却不低,烹饪时还是尽量少放哦。
05
植物油会致癌?
真相:不一定,要看油温和时长。
植物油本身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烹饪时的油温和时长:当我们在高温、且超过30分钟烹饪的情况下,易产生醛类物质,醛类物质确实有潜在毒性,与心脏、痴呆、癌症等疾病有关。
因此,炒菜时要避免这两点,控制油温别太高、炒菜时间别过长。
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和长时间炒菜本身就是两大健康杀手,很容易破坏食物的营养价值。
06
味精会致癌?
真相:不会。
不得不感慨,家庭厨房已成为“致癌谣言重灾区”!世界卫生组织(WTO)已经经过多次试验证明了:味精是安全的。
背了太多黑锅的味精,大家可以放心食用了。
07
槟榔会致癌?
真相:是的。
这个确实是真的,槟榔已被列为了一级致癌物,经常嚼槟榔易导致口腔癌的发生。66%的咀嚼槟榔者有口腔黏膜病变,嚼槟榔和抽烟十分相似:花钱、提神、上瘾、致癌。
建议:
尽量不吃槟榔,尤其是抽烟后。
08
“趁热吃”会致癌?
真相:是的。
中国人的餐桌中最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趁热吃趁热吃。”
经常食用65℃以上的食物、饮品,会增加食管癌的风险。当我们将热乎乎的涮肉、丸子吞下时,殊不知,食管正受着煎熬。
建议:
食物和饮料不要再“趁热吃”啦,凉一凉再喂入口中吧。
09
咖啡会致癌?
真相:不会。
说咖啡致癌,是因为有报道称咖啡中含有“可能致癌物”丙烯酰胺,但事实上,科学上还没有任何实验证据表明「丙烯酰胺和人类癌症有关」。
并且世界卫生组织在年也发文指出:咖啡不存在致癌危险性!
建议:
压压惊,咖啡可以照常喝啦!只要别喝超过65度的烫咖啡就可以。
10
发苦的花生会致癌?
真相:是的。
臭名昭著的致癌物黄曲霉素,属于一级致癌物,它伤肾、致肝癌,更可恶的是,它很容易藏在发霉的花生、玉米、瓜子里。
建议:
家里储存过久的、发苦的坚果赶紧清理清理吧,不要再吃霉变的坚果咯!
11
用久了的筷子会致癌?
真相:清洗和保存得当,则不会。
用了过久的筷子,容易成为菌群扎堆儿的快乐家园,常被检测出大肠杆菌、幽门螺旋杆菌。
没有洗干净或出现裂缝的筷子,还容易藏污纳垢,附着的食物残渣霉变后可能会产生一级致癌物黄曲霉素,诱发肝癌。
建议:
如何避免呢?
定期更换筷子,使用最好不超过3个月。
筷子拒绝“湿存”,等烘干后再储存,避免霉菌滋生。
竹制筷子如果有肉眼可见的霉变特征,别犹豫、尽快扔掉。
尽量使用镂空筷子桶,且筷子头朝上放置,降低微生物数量。
关于『致癌物』
各类谣言已帮大家捋清楚了
有些是名副其实、有些则是徒有虚名
快分享给家人朋友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