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熟的香蕉、打蜡的苹果,究竟能不能吃呢?
一、这3种水果已被列入“致癌名单”,是真的吗?
生活中经常会听到某种食物会致癌的消息,令很多人对这些食物产生恐惧感,甚至直接将他们拉入了黑名单,再也不敢食用,然而这些食物真的会致癌吗?
1.催熟的香蕉
有人说,香蕉刚摘下来的时候都是没熟的,但到了消费者手中的时候却已经是熟透了的,这是因为中间加了很多的有害物质所致的,所以吃香蕉会致癌。
但这个说法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香蕉的确需要在没有完全成熟的时候采摘下来,这样做有助于运输和保存。
之后要让香蕉达到可食用的状态,会使用乙烯利进行催熟。但乙烯利是个很安全的且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作用在于促进果实成熟,在香蕉、芒果等水果催熟上十分常用。
香蕉在自然成熟的过程中本身就会产生很多的乙烯物质,对未成熟的香蕉使用乙烯利的目的是让其散发的乙烯气体催熟香蕉,同时让香蕉内部自行产生内源乙烯。在整个过程中,都不会有有害的化学物质产生,自然也谈不上会致癌。
2.打蜡的苹果
在网络上曾经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视频,网友从苹果表面刮除了一大层的蜡物质,并以此来警示人们吃苹果无异于是在吃蜡,会威胁健康。
事实上,苹果本身就会分泌一层蜡来保护自己,但是这层蜡相对来说比较薄,很难分辨出来。
而苹果在从果树上摘下来之后,需要分拣、清洗等,这样一来容易让苹果自行分泌的蜡被破坏,为了防止苹果被微生物入侵、水分丧失,同时为了让苹果的货架期延长,会在苹果上再打一层蜡。
这个操作是符合国家标准的,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明确规定,果蜡、巴西棕榈蜡是可食用的。但一些人对于这个口感比较排斥,那完全可以削皮了再吃,并不会影响健康。
3.冷冻的水果
传言称,冷冻的水果内亚硝酸盐含量会大幅度超标,人在摄入后对健康十分不利,甚至会引起癌症发生,事实是这样的吗?
水果受冻后易产生亚硝酸盐的说法其实不可信。水果中的硝酸盐含量很低,就算转化成亚硝酸盐含量也不高,不存在致癌风险。
医院消化内科谢伶俐副主任医师指出,大部分的冷冻水果营养价值都不如新鲜水果,因为在冷冻过程中细胞会被冰晶所破坏,细胞内的水也会跑到间隙内,让水果脱水。
虽说不至于会致癌,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冷冻水果时无法保证冰箱内的环境完全安全,摄入带有细菌污染的水果后容易导致腹泻、恶心等症状出现。
不建议日常摄入大量的冷冻水果,真喜欢吃的人建议每次冷冻的时候要分装储存好,避免水果被污染。
二、真正有致癌风险的是这种水果
很多人在日常看到水果发霉或腐烂了一小块,丢掉会觉得很可惜,会将发霉的部位去除后继续食用。殊不知,这个行为非常危险。
因为水果在发霉了之后,其内里会有大量霉菌滋生,即便是削掉霉变的部位,其他肉眼不可见的位置也很可能已经被污染。
而腐烂的水果内很可能会含有黄曲霉素,该物质是个具有很强毒性和致癌作用的物质,人在摄入少量后即可导致中毒,诱发恶心、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严重的甚至会诱发癌症发生。
在日常碰到水果发霉,一定要及时丢弃,不要因小失大!
三、水果到底饭前吃好,还是饭后吃好?
关于水果这个食物,其实存在有很多的争论性,在食用时间上有些人说饭前好,有些人说饭后好,到底哪个时间点吃更好呢?
一般情况下,我们无需刻意纠结饭前还是饭后吃水果,只要是自己吃完后没有不适症状即可。
但对于一些消化功能比较差的人来说,吃水果还是建议在饭后,饭后1~2小时比较合适。而对于一些需要控制体重的人来说,可以在饭前适当吃点水果,可以让身体产生饱腹感,降低摄入食物的量。
四、如何正确地吃水果?牢记4点
水果虽好,但在食用的时候也有不少的注意事项,这四件事一定要注意。
1.水果每天吃1~2个
膳食指南推荐每日摄入水果的量保持在~g为宜,按这个量来计算的话,每日摄入1~2个即可达到量。
2.不要过多食用高热量水果
大部分水果的热量都不是很高,但也有一些特殊情况,如榴莲、牛油果就是热量非常高的水果,日常吃这两种水果要注意控制量。
3.特殊人群吃水果要注意
对于本身容易腹泻的人群而言,日常要注意少吃猕猴桃、火龙果、草莓等带有细小籽的水果,否则容易加重腹泻表现,这些水果很适合便秘人群食用;
胃酸分泌过多的人群,要注意避开山楂、杨梅、柠檬等酸性的水果;糖尿病患者则要注意远离升糖指数高的水果,如西瓜、大枣等。
4.不能单吃水果做正餐
不少减肥人士会把水果来当做正餐,但这个做法并不科学,水果内含有的营养元素相对有限,长期只吃水果容易导致身体营养摄入不均衡,对于健康而言是不利的。并且很多水果内的含糖量都不低,大量吃水果反而会让身体发胖。
水果作为我们日常经常吃的食物之一,关于它的谣言我们一定要学会甄别,不要因为一些莫须有的传言而影响自己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