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大河报」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康亚飞
12月15日,大河报·豫视频记者从省市场监管局获悉,近期,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了餐饮食品,淀粉及淀粉制品,方便食品,糕点,酒类,食用农产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薯类和膨化食品,特殊膳食食品,饮料,保健食品11大类食品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批次,不合格样品39批次。市场监管部门已对不合格样品进行处置,市民若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可拨打投诉举报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
记者梳理发现,本次检验中不合格的项目样品为方便食品(2批次)、餐饮食品(18批次)、食用农产品(10批次)、薯类和膨化食品(1批次)、糕点(3批次)、特殊膳食食品(1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1批次)、饮料(1批次)、食用油和油脂及其制品(1批次)、酒类(1批次)等类别,共计39批次。从不合格项目来看,主要涉及霉菌、大肠菌群、铝残留超标、水胺硫磷超标等。
目前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针对抽检发现的问题,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外省生产单位的,已按规定移送相应省级食品监管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对于不合格样品涉及省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已要求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等地市场监管部门对涉及单位依法处理,责令查清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分析原因进行整改,并依法予以查处。
科普:本次检测出的这些有害物都是啥?
霉菌、大肠菌群是什么?霉菌是常见的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受霉菌污染后会使产品腐败变质,破坏产品的色、香、味,降低其食用价值。霉菌超标的原因,可能是原料或包装材料受到霉菌污染,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还有可能与生产工器具等设备设施清洗消毒不到位或产品储运条件不当等有关。
而大肠菌群是国内外通用的食品污染常用指示菌之一。造成大肠菌群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产品的加工原料、包装材料受污染,或是受人员、工器具等生产设备、环境的污染。
硫酸铝钾(又名钾明矾)、硫酸铝铵(又名铵明矾)是食品加工中常用的膨松剂和稳定剂,使用后产生铝残留。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改善产品卖相和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在本次检验中,在长豆角样品中检测出的水胺硫磷是一种速效杀虫、杀螨剂。《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中规定,水胺硫磷在豇豆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mg/kg。在韭菜样品中检测出的腐霉利是一种低毒内吸性杀菌剂,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主要用于蔬菜及果树的灰霉病防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中规定,腐霉利在韭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餐馆内的花生类食品常常因黄曲霉毒素B1上榜不合格样品“黑名单”,黄曲霉毒素B1是一种强致癌性的真菌毒素,系黄曲霉、寄生曲霉等产生的代谢产物。当花生未能及时晒干及储藏不当时,往往容易被黄曲霉或寄生曲霉污染而导致黄曲霉毒素B1超标。
不合格产品情况具体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