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感冒发生于任何季节,任一阶段鹅群都易感染,特别是幼鹅非常容易感染,可经由呼吸道和消化道进行传播,具有非常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现鹅感冒,应先对此进行鉴别诊断,避免误诊误治,若实为感冒,应尽快对症治疗,同时注意加强管理利于病情的恢复。
引发因素:1、环境因素:舍内温度变化过于明显,过热或者过冷,环境卫生条件较差,且通风不良,含有高浓度的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这些都会导致雏鹅感到不适,且容易发生应激,从而引起该病。
2、管理因素:鹅群饲养密度过大,有利于传播呼吸道疾病,同时还容易使其形成啄羽的恶癖,由于彼此互啄而导致后背变秃,使机体的防寒能力减弱,从而发生该病。
3、营养因素:雏鹅饲喂营养搭配不合理的日粮,导致体质变差,造成机体抵抗力降低,抗病力减弱,从而容易发生该病。另外,雏鹅缺乏营养元素容易导致其形成啄羽癖,尤其背部羽毛明显光秃,而使其防寒能力降低,也会引发该病。临诊症状:患鹅精神沉郁,体温升高,羽毛松乱,行动迟缓,食欲降低或完全废绝。鼻流清液,眼结膜发红,流泪,打喷嚏,怕冷挤堆,有的病鹅由于上呼吸道感染,而发展到支气管炎或肺炎,致使夜间咳嗽更甚,呼吸音更粗厉,最终因过度衰弱而死亡。
剖检可见鼻腔有黏液积聚,喉部有炎症病变,并附有多量的黏液,气管内有炎症渗出物积聚,肺肿大、充血,有些病例肺脏呈紫红或紫黑色。
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控制环境,棚舍内外定期消毒。在保证良好通风的情况下,保持棚舍内温度,控制温差过大,防止潮湿。饲养雏鹅也要注意密度,单位面积不能养鹅太多,很容易发生争抢或者是吃不到的情况,不利于雏鹅的生长。
不同日龄的鹅要分开饲养。强鹅和弱鹅也应该分开饲养。公鹅和母鹅在产蛋之前也应该分开饲养。这样能够减少鹅在吃食的时候,相互争抢,能让鹅长得更均匀一些。还要注意光照时间,一旦发现,可以投喂新牧毒克进行治疗,避免产生更大的损失。
鸭脾脏坏死,是一种以鸭脾脏坏死、肿大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在养鸭比较密集的地区频发。多发生于5-21日龄的小鸭,日死亡率不到1-2%,但连绵不断,直至出栏。
一、引起脾坏死的原因
1、棚内温度温差过大。
2、饲养管理不当。
3、扩群不及时易诱发、降温时通风量过小。每次降温后都会出现一批脾坏死病例。或扩棚时预温不好
4、呼肠孤病毒、曲霉菌、鸭疫里默氏杆菌、沙门氏杆菌都是可能的病原,目前业界比较流行的观点偏向于呼肠孤病毒。
临床症状:
病鸭精神委顿,扎堆缩颈,嘴拱地,两翅下垂,摇头,呼吸急促,下痢呈白色、黄白色或绿色稀便,临死前,头多触地,颈向背弯曲和两脚麻痹或抽搐。
剖检变化:
脾脏肿大,质脆,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坏死点,严重者可见脾脏呈紫黑色、灰绿色或大理石样,胆囊肿大,胆汁渗出病变,肠道轻微覆盖一层黄白色渗出物等。所以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使用新牧脾坏死特效药来治疗,减少更大的损失。
鸡球虫病是一种较难防治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鸡球虫病的症状:
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球虫病主要有急性球虫病与慢性球虫病之分。但是,不管是什么样的球虫病,都要及时治疗,减少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