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曲霉菌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连呼吸都要谨慎湖北女子帮收玉米导致肺部感 [复制链接]

1#
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http://nb.ifeng.com/a/20180427/6536099_0.shtml

笔者东邪

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食物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导致腐败现象,而腐败的本质就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和生长,因此这样的食物是不能够食用的,否则会对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威胁。根据国内媒体报道,近期湖北武汉有一名年轻女子咳嗽不止,医院就诊。结果诊断结果显示女子的肺部被真菌感染了,而且还是常见的黄曲霉菌。

然而该女子表示自己并没有食用过腐败的食物,那么她的肺部为何会被黄曲霉菌感染呢?随着女子回忆咳嗽前的经历,逐渐发现了问题的源头,她曾在一个月前帮助家乡的农户处理玉米,而当地的玉米因为今年的降雨偏多而出现大量霉变的情况,医生推测她很可能就是在处理玉米的过程中吸入混杂了黄曲霉菌的空气。

说到黄曲霉菌,相信大多数朋友都听过它的名字,但很少人知道黄曲霉菌的危害性。那么黄曲霉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既然黄曲霉菌会危害人体健康,那农民岂不是变成了“高危”职业?

黄曲霉菌是一种什么样的细菌?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黄曲霉菌,它是一种广泛分布在地球上的腐生真菌。黄曲霉菌的外形呈绒毛状,菌落颜色在不同发展阶段会呈现出不同颜色,一般会经历从白色变为黄色、再从黄色变为黄绿色的过程。黄曲霉菌是一种好氧细菌,而且喜好温暖湿润的环境,其菌株在4~50摄氏度的环境中都能生长,最适合生长的温度是25℃~40℃。

因此黄曲霉菌常出现在油料作物、干果作物等农作物中,肉食和奶制品等食物也会出现黄曲霉菌,引起食物腐败。根据研究发现,黄曲霉菌涵盖许多菌种,其中一部分菌种具有致病性,而且危害十分可怕。致病性的种类会产生黄曲霉毒素,这是一种致癌性很强的毒素,人体可能患上的肝癌就被证明与食品中的黄曲霉素含量有直接的关系。

目前已经发现的黄曲霉毒素已经超过20种,主要种类包括B1、B2、G1、G2等,其中B1是毒性最强的,已经被联合国定义为I类致癌物。黄曲霉毒素之所以会导致癌症的发生,是因为它会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破坏RNA的转录、破坏免疫系统进而导致淋巴细胞减少。但并非所有的黄曲霉菌都是有害的,大约有3成~6成的菌株能产生黄曲霉毒素。

剩下的非致病性菌种可用于发酵,例如工业上的有机酸发酵。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黄曲霉菌的危害性还是大于有益性,因此需要谨慎提防该菌种。

农民岂不是变成了“高危”职业?

除了玉米之外,几乎所有田地里的农作物都可能成为黄曲霉菌的寄生目标,如果遇到连续的阴雨天气,农作物长黄曲霉菌的概率大大增加,那么当农民去处理农作物时,岂不是很危险?如果像文章开头所讲到的那位女子一样,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接触大量霉变的农作物,确实很危险,但大多数情况下很少农民会出现肺部被黄曲霉菌感染的情况。

首先,只有霉变的玉米才会产生大量黄曲霉菌,正常的玉米虽然也可能藏有黄曲霉菌,但菌落的数量不至于危害人体健康。而霉变是一种肉眼可见的现象,农民在发现霉变的玉米后自然会对它们进行处理,但是要做好防护措施。其次,人体的免疫系统有三道防线,空气中的黄曲霉菌一般是通过呼吸的方式进入人体内,而鼻子中的鼻毛和鼻黏膜在很大程度上能过滤掉空气中的微小颗粒。

但如果空气中的黄曲霉菌浓度很高,那么难免会有“漏网之鱼”进入呼吸道。黄曲霉菌进入体内后会受到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阻挠,如果它们可以突破这两道防线,那么就很可能对肺部造成感染。

总结

综上所述,农民作为直接接触农作的人,在处理农作物时需要提防黄曲霉菌无形的入侵。但类似湖北武汉女子那样的案例其实是少数,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黄曲霉菌的方式是食物的摄入,因此我们提防黄曲霉菌的有效方式就是检查食物是否发生霉变,任何霉变的食物都不要吃。一些食物即使表面没有霉变,但本质上已经变质了,这类食物也不要吃。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