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某养殖户饲养蛋鸡只,日龄时发病。发病初期死亡率较低,随着病情的发展,两周后日死亡达到2%—3%,病鸡采食量降低,约为正常量的80%,而饮水量显著增加,产蛋率由91.7%降到84.2%。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霉菌*素中*。具体情况如下:一、整体情况年8月中旬,养殖户购进雏鸡只,育成鸡成活率为98.1%。随着鸡日龄的增大,耗料量日益增加,为了节约成本,购买当地便宜玉米,加工配制成品饲料进行饲喂,发病初期,经当地兽医指导,喂服恩诺沙星5天,后又改喂氟苯尼考5天,病情不见好转,并且死亡有增加的趋势。二、临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嗜睡、食欲下降,饮欲增加,排*白色稀便,发育不良,逐渐消瘦。三、病理变化病死鸡嗉囊充盈膨胀,内膜增厚、发白;腺胃松软、肥大,肌胃角质膜糜烂并形成溃疡灶,极易剥离;肺脏上形成*白色霉菌结节;个别鸡腹膜有粟米大结节;肠内容物呈*白色稀粪便!四、采取措施1、停喂含有霉变玉米的饲料,消除霉菌来源。2、加强通风和消*,减少鸡舍内霉菌数量。3、增免脱霉霸,按照每吨饲料添加4斤,连续使用7天!增免脱霉霸(点击了解详情)4、二代饮水脱霉霸(斤水)单独饮水,下午清温解*口服液配合使用双胃康霸(按斤水)使用,连用5天!二代饮水脱霉霸(点击了解详情)清温解*口服(点击了解详情)双胃康霸(点击了解详情)六、治疗结果采取措施后的第四天开始,病情逐渐好转,日死亡由10-15只降到2-3只,采食量恢复到原来水平,产蛋率也逐渐回升,一周后产蛋率由低谷84.2%回升到88.6%,并且有每天增长的趋势。七、总结1、蛋鸡曲霉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饲喂霉菌污染的饲料,经过一定时间的蓄积而发病。所以养殖户在自己配制饲料时,一定要认真选购优质玉米原料,对霉变玉米等饲料原料给予加工处理、筛选,同时也要做好原料和成品饲料。2、由于霉菌病不易被大家及时发现和认知,致使疾病常被误诊而加重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疾病诊断过程中,不要根据某些片面的特征做出诊断,以免延误病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