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腐霉根腐病发病症状
幼苗期:最初呈水浸状,后于茎基或根部产生褐斑,逐渐扩大后凹陷,严重时病斑绕茎基部或根部一周,致地上部逐渐枯萎。纵剖茎基或根部,导管变为深褐色,后根茎腐烂,不长新根,植株枯萎而死。
成株期:发病初期,*瓜植株上部叶片萎蔫,似缺水状,而周围未发病株则表现健挺。发病植株萎蔫症状以中午最明显,早晚稍微减轻,但植株不能恢复正常。几天后,植株萎蔫程度加重,但整个植株仍为绿色。拔出病株,植株根毛呈水浸状,颜色为淡褐色,根毛区无新生的白细根毛。发病的部位先从根毛处开始向主根和根茎处发展,发病严重植株根茎处呈水浸状腐烂。
*瓜腐霉根腐病发病规律
该病系土传病害,可在种植蔬菜的保护地土壤中腐生,带菌率高,土壤中的卵孢子在种植*瓜的苗期或成长期只要遇有低温高湿或高温高湿的条件持续移动时间,向根部移动的病菌可直接侵入根尖,并在细胞中增殖,致侧根或须根迅速崩溃和死亡。病菌扩展到较老的根多局限在根的皮层,幼嫩的根受害范围较大。病菌在根组织里产生大量的卵孢子,造成根部的表皮肿大或皮层的破裂。当坏死部分扩展到土面上后,造成植株萎蔫。
*瓜腐霉根腐病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与瓜果腐霉引起猝倒病相近。趋向于根的伸长区和切口,根毛较少,距根的伸长区和切口越远越少,根的成熟区几乎见不到孢子。静止孢子产生芽管伸向根伸长区,芽管接触侵染点以后不产生附着胞和侵染钉,而是直接穿透根表皮细胞或切口;菌丝体进入根部后在根内迅速扩展,有的从根内向外扩展,在根组织里的菌丝体沿根轴上下伸长,产生的分枝继续蔓延,并在根组织里形成藏卵器和雄器,以后根际周围又出现游动孢子,48小时后在根的组织里产生卵孢子,72小时后卵孢子呈不满器状。卵孢子也可在茎细胞内大量形成,菌丝体在茎内由一个细胞扩散到相邻的细胞,再继续生长。
*瓜腐霉根腐病防治措施
*瓜定植后,浇水时要选择连续晴天的上午采用滴灌的方式进行一定要避免大水漫灌。浇水后,温室要进行适当通风,以降低室内的空气湿度。浇水2-3天后,对*瓜的根部附近要进行多次划锄,以降低土壤的湿度,增加土壤的透气性,以利根系的生长。
一般发病严重的温室,往往在大水漫灌或滴灌后就覆盖地膜。
二是覆膜后使地温升高,一般在连续晴天的条件下,白天覆盖地膜的土壤温度在20℃左右,夜间在16℃左右,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因此推迟覆盖地膜的时期,可以大大降低根腐病的发病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